字好书
重于泰山

重于泰山

时间: 2025-05-01 14:37:18

重于泰山

基础信息

【重于泰山】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7:18

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重于泰山】的来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重于泰山】的引证

子鲜之势,~矣。

【重于泰山】的故事

西汉时期,太史令司马迁为实现父亲的遗愿继续编著《史记》,因李陵事件被施以酷刑。他强忍痛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对死的认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重于泰山】的相关字

1.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泰】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

4.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相关问答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谁说的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什么意思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课文原文

重于泰山的意思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原文

重于泰山是成语吗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中的鸿毛是什么毛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

重于泰山的近义词

推荐查询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谁说的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什么意思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课文原文
  • 重于泰山的意思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原文
  • 重于泰山是成语吗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中的鸿毛是什么毛
  •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
  • 重于泰山的近义词

相关查询

审密 审实 审定 审官院 审官 审守 审备 审处 审声 审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花开爽 骇目振心 刀字旁的字 佛头着粪 包含锦的成语 宝鸭 占租 降俘 疏易 遥相呼应 你恩我爱 两点水的字 卜字旁的字 同心并力 麦字旁的字 包含免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