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5:44
流血漂杵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血液流得足以使杵(一种古代的捣米工具)漂浮起来。这个成语形容战争或战斗非常惨烈,死伤极其严重。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流血漂杵,死者相枕藉。”后来在《史记》等史书中也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使用的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战争被视为一种极端的破坏力量,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它提醒人们和平的宝贵,激发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在历史课上,老师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古代战争的惨烈,让我深刻理解了战争的破坏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流血漂杵的战场,英雄的泪与血交织。”
想象一片战场上,血液如同河流般流淌,杵漂浮其中,这种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配合悲壮的音乐,可以增强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he blood ran like a river",虽然不如“流血漂杵”形象生动,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惨烈意象。
流血漂杵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战争残酷性的生动描述,也是对和平价值的深刻提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传达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方自此始。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
3.
【漂】
古水名。
【引证】
《山海经》-又南有山,漂水出焉。
没付欠账。
【引证】
《孽海花》-上仔客人个当,一千多局账漂下来。
4.
【杵】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杵,舂杵也。 、 《易·系辞》传-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组词】
杵臼交、 杵臼、 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