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3:32
受凉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受到寒冷的影响”。基本含义是指身体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导致体温下降,可能引起不适或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受凉”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受”意为接受或遭受,“凉”指寒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受凉”常与养生和预防疾病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认为,适当的保暖可以预防受凉,从而避免生病。
“受凉”这个词常带有一种轻微的不适感,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天气和需要照顾的情景。它也可能引发对健康和自我保护的思考。
在冬天,我常常提醒家人多穿衣服,以免受凉。有一次,我自己因为没注意保暖,结果受凉感冒了,这让我更加重视保暖。
在诗歌中,可以将“受凉”融入描述冬天的寒冷和对温暖的渴望:
寒风中,我受凉了, 渴望一缕温暖的阳光, 驱散这冰冷的忧伤。
在英语中,“受凉”可以对应为“catch a cold”或“get chilled”。不同文化中,对寒冷的反应和预防措施可能有所不同。
“受凉”是一个常用且直观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身体对寒冷的反应,还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信息。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凉】
辅佐。 同: 倞
【引证】
《诗·大雅·大明》。传:“佐也。”-凉彼武王。
【组词】
凉贰
信,实。 同: 谅
【引证】
《诗·大雅·桑柔》-凉曰不可,覆背善詈。 、 《左传·昭公四年》-君子作法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