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22
夏汛:指夏季由于降雨增多或冰雪融化等原因,河流、湖泊等水体水位上升,形成的水量增多的现象。在水利工程和气象学中,夏汛通常指的是夏季的洪水或汛期。
夏汛一词由“夏”和“汛”组成。“夏”指夏季,“汛”原指河流的涨水期,后来泛指洪水。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更多是在现代水利和气象学中使用。
在**,夏汛是一个重要的自然现象,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防灾减灾。历史上,夏汛常常导致严重的洪灾,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夏汛往往让人联想到暴雨、洪水和灾害,带来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同时,它也可能让人思考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个人经历中,夏汛可能与家乡的防洪措施、亲历的洪水**或参与的救援活动相关。
在诗歌中,夏汛可以被用来象征变化和挑战:
夏汛如命运的波涛,
汹涌而来,无声无息。
我们在堤岸上守望,
期待着晴天的到来。
在不同文化中,夏季洪水都是一个普遍的自然现象,但其称呼和应对策略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术语可能是“summer flood”。
夏汛作为一个描述夏季洪水现象的词汇,在专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其重要性。了解夏汛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然灾害,也加深了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夏汛的使用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
2.
【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经传多误作汛滥之汛。-汛,洒也。 、 《礼记·郊特性》-汛埽反道。 、 《管子·弟子职》-汛拚席。 、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况尽汛扫前圣数千载功业,专用己之私,而能享佑者哉?
【组词】
汛扫、 汛逐
防守。
【引证】
《三国演义》-大军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