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0:3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0:32:55
徒手:字面意思是指不使用任何工具或武器,仅依靠个人的身体能力进行操作或战斗。基本含义是指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力量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徒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武术中的无器械战斗。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各种不使用工具的活动。
在许多文化中,“徒手”象征着原始的力量和技能,常与英雄主义和自力更生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它也常用于强调个人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徒手”一词常带有一种挑战和克服困难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坚韧不拔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尝试徒手修理一些简单的家居设备,虽然过程不易,但最终的成功让我感到非常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徒手”:
在无边的夜幕下,
我徒手编织星光的网,
捕捉那些失落的梦。
在英语中,“徒手”可以对应为“barehanded”或“unarmed”,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都强调了不依赖外部工具的自主性和能力。
“徒手”一词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方式,更蕴含了自力更生和挑战自我的精神。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并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和创造性。
1.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