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0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6:21
词汇“不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不霁”进行深入分析:
“不霁”字面意思是指天空没有放晴,即云雾未散,天气阴沉。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天气阴郁或心情沉重。
“不霁”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不”表示否定,“霁”指天气放晴。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简洁明了的词汇来描述天气状况。
在古代文化中,天气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不霁”可能象征着不祥或不幸。在现代社会,这种象征意义已经淡化,人们更注重天气的实际影响。
“不霁”给人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忧郁的心情或不顺利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不霁”的场合,因为它过于古雅,不符合现代口语的习惯。
在创作一首现代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城市的上空,不霁的日子,灰色的云层压在心头,每一声叹息都是沉重的音符。”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阴天”在多种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汇。
“不霁”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霁】
(形声。从雨,齐声。本义:雨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霁,雨止也。 、 《书·洪范》。郑注:“兆之光明如雨止。”-曰霁。 、 《汉书·沟洫志》-旬日不霁。
【组词】
霁雨、 霁后、 雪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