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8:25
指诲(zhǐ hu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引和教诲。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通过言语或行为给予他人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或学*某事。
在文学作品中,指诲常用于描述智者或对年轻人的教导,如“老者指诲,年轻人受益匪浅”。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指导”或“教诲”等词汇。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心理学,指诲**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教育方法或理论。
指诲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指”意味着指向或指引,“诲”意味着教诲或教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传统文化中,指诲强调了对年轻人的教育和指导的重要性。这种观念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
指诲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智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耐心和关怀的教导,以及知识和经验的传承。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指诲,还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给予我深刻的指导,这些经历对我影响深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指诲:
月光下,老树旁,
智者的指诲如清泉流淌。
心灵的田野,
被智慧的种子滋养。
指诲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智者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书卷,耐心地向年轻人讲解知识的画面。声音上,可能是一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诲】
(形声。从言,每声。本义:教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诲,说教也。 、 《易·系辞》-慢藏诲盗,野容诲淫。 、 《书·无逸》-胥教诲。 、 《诗·大雅·桑柔》-诲尔序爵。 、 《礼记·檀弓》-夫子诲之髽。 、 《左传·襄公十四年》-使师曹诲之琴。 、 《论语·述而》-诲人不倦。
【组词】
诲示、 诲诱、 诲谕、 诲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