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48
命令主义是指一种管理或领导风格,其中领导者或权威机构通过发布命令和规定来指导下属或公民的行为,而不考虑他们的意见或需求。这种风格通常缺乏民主参与和协商,强调权威和服从。
“命令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imperare”(命令)和“-ism”(表示行为或理论的后缀)。在20世纪,随着对权威和民主的讨论加深,这个词开始被广泛使用。
在许多文化中,命令主义被视为负面特征,尤其是在强调个人自由和民主参与的社会中。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紧急状态或战争时期,命令主义可能被认为是必要的。
命令主义往往让人联想到压迫、缺乏自由和创新。它可能引起反感,因为它限制了个人的表达和参与。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采用命令主义风格的经理,他的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导致团队士气低落。
在诗歌中,命令主义可以被用来象征权威的压迫:
命令如铁链,束缚着思想的翅膀, **的阴影,笼罩着自由的光芒。
命令主义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肃的军官、冷酷的办公室和单调的命令声。视觉上,可能是黑白调的图像,强调秩序和纪律。
在不同文化中,命令主义的表现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在一些文化中,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秩序可能使得命令主义更容易被接受。
命令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和接受度。了解命令主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权威和民主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管理和领导中寻求平衡。
1.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
3.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