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1:56
词汇“两下”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两下”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对“两次”或“两回”的口语化表达。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特别是在口语中,增加了表示“迅速”或“轻易”的含义。
在**文化中,“两下”常用来形容做事的效率和速度,反映了一种追求快速解决问题的社会心态。
“两下”给人一种轻松、迅速的感觉,常用于描述那些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给人以积极、高效的情感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两下”来形容那些我能够迅速解决的小问题,比如修理一个小物件或完成一项简单的家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两下绿江南,花开一夜满山岗。”
视觉上,“两下”可能让人联想到快速的动作,如快速敲击键盘或轻快地跳跃。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清脆的敲击声或快速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a jiffy”或“in a flash”,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迅速完成的意思。
“两下”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精确描述了动作的次数,还传达了效率和速度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高效。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