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2:05
不逞(bù chě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不满足、不顺利或不成功。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状态。
“不逞”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不”表示否定,“逞”原指满足、得逞。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逞”逐渐固定为表示未能成功的含义。
在**文化中,“不逞”常与负面情境相关联,反映了人们对成功的普遍追求和对失败的回避态度。
“不逞”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失望和挫败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努力未果的情景。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目睹一个朋友精心策划的活动因突发情况而不逞,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不逞”的现实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不逞”融入描述自然界或人生的无常:
春风不逞花未开, 人生几度秋凉来。
在英语中,“不逞”可以对应为“unsuccessful”或“fail”,但“不逞”更强调过程中的不顺利和最终的失败。
“不逞”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失败的状态,还蕴含了人们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失败的情感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不逞”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逞】
(形声。从辵(chuò),呈声。本义:通,通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傅云龙古语考补正:“通,达也,是其本义。通有行义,无疾义。”-逞,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