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04
凯末尔(Mustafa Kemal Atatürk)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全名为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他是一位军事领袖、政治家和改革家,领导了土耳其独立战争,并在1923年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自任第一任总统。凯末尔推行了一系列现代化和世俗化的改革,对土耳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不同的语境中,“凯末尔”一词可能指代以下几个方面:
“凯末尔”一词源自土耳其语,其中“Mustafa”是常见的土耳其名字,意为“选择”,“Kemal”意为“完美”,“Atatürk”意为“土耳其之父”。这个名字是在他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并建立共和国后被赋予的尊称。
凯末尔在土耳其文化和社会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视为国家的英雄和现代化的象征。他的改革包括废除哈里发制度、推行西式法律体系、改革教育体系、推广妇女权利等,这些改革深刻地影响了土耳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面貌。
提到凯末尔,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勇气、改革、现代化和民族自豪感。他的形象和成就激发了土耳其人民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在土耳其,凯末尔的形象和思想无处不在,从货币上的肖像到公共场所的雕像,他的影响力贯穿于土耳其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在诗歌中,凯末尔可以被描绘为一个引领国家走向光明的灯塔,他的形象象征着希望和变革。
凯末尔的形象通常与土耳其国旗、军事制服和历史场景联系在一起,这些视觉元素传达了他的领导力和民族精神。
在不同文化中,凯末尔的形象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西方国家,他可能被视为一个成功的民族主义者和现代化推动者,而在其他文化中,他的改革可能被解读为对传统的挑战。
凯末尔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对土耳其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改革精神和现代化理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凯末尔的故事和思想,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土耳其文化和历史,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1.
【凯】
(会意,从豈,从几。“几”象架子。字本作“豈”(qǐ),也作“愷”。从豆,(wèi)省声。本义: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经传多以愷为之。亦作凱。-豈,还师振旅乐也。 、 《礼记·表记》-凯以强教之。即以豈胜豈乐为训。 、 左思《吴都赋》-汔可休而凯归。 、 《周礼·大司乐》。注:“献功之乐。”-则令奏恺乐。 、 《周礼·大司马》。注:“兵乐曰恺。”-恺乐献于社。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乐也。”-振旅恺以入于晋。 、 刘克庄《破阵曲》-六军张凯声如雷。
【组词】
凯入、 凯乐、 凯声、 凯期、 凯还
和乐;欢乐。
【引证】
嵇康《声无哀乐论》。又如:凯泽(和乐,欢乐);凯乐(和乐,欢乐)-故凯乐之情,见于金石。
2.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末,木上曰末。 、 《孟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 《左传·哀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组词】
末大、 末大必折、 末杪、 末梢
3. 【尔】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