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4:4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43:51
词汇“守折”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词汇,并且有一定的意义。
假设“守折”的字面意思是“坚守并折服”,其中“守”意味着坚持、守护,而“折”可能意味着屈服、折服。结合起来,这个词汇可能指的是在坚守某种原则或立场的同时,也能够在必要时折服或妥协。
由于“守折”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但如果它是一个新造的词汇,可能是为了描述一种新的行为模式或策略。
在强调和谐与中庸之道的**文化中,“守折”可能被视为一种理想的行为模式,既不失去自我,也不固执己见。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稳重而灵活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一个既有原则又懂得变通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需要在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适应环境之间找到平衡,这时“守折”的概念就很有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守折”来描述一个人在风雨中既坚守自己的灯塔,又能够随风转向,找到前进的方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岔路口,既坚定地看着前方,又侧耳倾听风的方向。
如果“守折”是一个特定文化中的概念,那么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既坚持又灵活”,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虽然“守折”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通过假设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描述一种理想的行为模式时是有用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运用这样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