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5:07
允许:指同意或准许某人做某事,给予做某事的自由或权利。
“允许”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通过“允”(同意)和“许”(答应)两个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如《尚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许多文化中,“允许”与个人自由和权利紧密相关。在民主社会中,公民的许多行为和选择都基于法律的允许。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允许与限制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允许”通常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如自由、自主和信任。它也可能引发对责任和后果的思考,特别是在涉及重要决策时。
在个人生活中,“允许”常用于日常决策,如是否允许自己做一些放松的事情,或在工作和学习中寻求他人的允许。
在诗歌中,“允许”可以用来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风允许树叶飘落, 星允许夜空闪烁, 我允许自己, 在爱中自由地生活。
在英语中,“allow”是“允许”的对应词汇,用法相似,但在不同文化中,对“允许”的具体理解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
“允许”是一个基础且多功能的词汇,它在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涉及日常交流,还涉及法律、教育和社会规范。理解和正确使用“允许”对于清晰表达意图和理解他人意图至关重要。
1.
【允】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允,信也。 、 《尔雅》-允,信也;允,诚也。 、 《易·晋》-众允。 、 《书·尧典》-允恭克让。 、 《诗·商颂·长发》-允也天子。 、 《方言》-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
【组词】
允元、 允直、 允忠
2.
【许】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听从其言也。-许,听也。 、 《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王子许。 、 《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 《武王伐纣平话》-[某]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 、 《书·金滕》-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 《列子·汤问》-杂然相许。 、 《战国策·魏策》-其许寡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可不许。 、 诸葛亮《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
【组词】
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 许肯、 许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