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5:33
玉罂(yù yī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玉制成的罂(一种古代的容器,类似于瓶或罐)。在古代,玉罂常用于盛装珍贵的液体,如酒或香料,因其材质珍贵和制作精美,常被视为贵族或皇室的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玉罂常被用来象征高贵、纯洁或珍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古代文化或艺术的话题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文物保护,玉罂可能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出现。
玉罂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周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罂的制作工艺和设计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但其作为珍贵容器的象征意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玉被视为吉祥和美德的象征,因此玉罂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皿,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在古代社会,玉罂的使用往往与贵族或皇室的身份和地位相关联。
玉罂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精美的工艺和珍贵的美玉。它可能唤起一种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畏感,以及对精致工艺的欣赏。
在我的生活中,玉罂这个词可能更多地出现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参观博物馆时。例如,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我曾看到过一些精美的玉罂,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罂:
玉罂盛琼浆,月下独酌香。
古韵流转间,心随古人翔。
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一位古代文人独自坐在庭院中,手中拿着一只精美的玉罂,轻轻摇晃,酒香四溢。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伴随着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珍贵容器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如金、银或水晶。例如,在欧洲中世纪,金制或银制的酒壶常被用作贵族的宴会器皿。
通过对玉罂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我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欣赏。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的使用和解释。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罂】
大腹小口的瓦器。或作“甇”。
【引证】
《说文》-罂,缶也。 、 《方言五》-自关而西,晋之旧都,河汾之间,其大者谓之,其中者谓之;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罂。 、 《墨子》-用瓦木罂,容十升以上者,五十步而十,盛水且用之。
【组词】
罂盎、 罂瓶
泛指小口大腹的瓶。
【引证】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火药三百罂。
【组词】
罂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