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8:00
“建瓴高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建造高大的房屋”,比喻做事有远大的眼光和宏伟的规划,或者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
“建瓴高屋”源自古代建筑术语,原指建造高大房屋的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演变为比喻意义,用来形容人的远大志向和宏伟计划。
在**文化中,建筑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高大雄伟的建筑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因此,“建瓴高屋”这个成语也承载着对宏伟和远大目标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宏伟的建筑物和远大的理想。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满足于现状。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一位领导,他的管理理念和计划总是建瓴高屋,不仅关注短期效益,更注重长远发展,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中建瓴高屋,志在云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想象一座宏伟的古代宫殿,高耸入云,这种视觉形象与“建瓴高屋”的意象相契合。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建筑工地的声音,锤击和锯木的声音,象征着建设的活力和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ink big”或“visionary”,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远大理想和宏伟计划的概念。
“建瓴高屋”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建筑的宏伟,更象征着人的远大志向和宏伟计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有远见和宏图,不局限于眼前的小利。
观兵棋之式道,上异则博艺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
意以中国为壑,~,坌涌来源,水势将自此益大,苟不尽发以……
1.
【建】
(会意。从廴(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朝律也。 、 《广雅》-建,立也。
【组词】
建法、 建中、 建极
2.
【瓴】
(形声。从瓦,令声。从“瓦”,表示与陶器有关。本义:一种盛水的瓶子)。
同本义。
【引证】
《淮南子》-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趋之,或以瓮瓴,或以盆盂。
3.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
4.
【屋】
(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本义:帐幕。“幄”的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屋,居也。 、 《诗·大雅·抑》。传:“屋,小帐也。”-尚不愧于屋漏。 、 《汉书·南粤王佗传》-去帝制黄屋左纛。 、 《汉书·陆贾传》。师古曰:“黄屋,谓车上盖也。”-去黄屋称制。
【组词】
屋幕、 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