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4:57
心包(Pericardium)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包围在心脏外部的双层膜状结构。这两层膜分别是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它们共同保护心脏并帮助维持心脏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心包一词源自拉丁语“pericardium”,由“peri-”(周围)和“cardium”(心脏)组成。在医学术语中,这个词一直保持其原始的解剖学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中,心包可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心脏被视为情感和灵魂的所在,因此心包可能象征着保护这些重要元素的屏障。
心包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保护、坚韧和生命的核心。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心包这个词可能不常被提及,除非在健康相关的讨论中。例如,医生可能会在解释心脏手术时提到心包。
在诗歌中,心包可以被用作比喻:
她的心包如钢铁般坚硬, 抵御了无数次的伤害和背叛。
心包可能让人联想到心脏的图像,以及与心脏相关的声音,如心跳声。
在不同语言中,心包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解剖学意义基本一致。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心包被称为“pericardio”。
心包作为一个医学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使用,但在医学领域和健康相关的讨论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心包的基本概念和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有助于深化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