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3:23
年礼: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每年特定时期赠送的礼物,通常指的是在春节、新年等传统节日时,人们为了表达祝福、感谢或尊敬而互相赠送的礼物。
年礼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年”和“礼”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年礼可能更多指的是祭祀用的供品,随着时间的演变,现代社会中更多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礼物交换。
在**文化中,年礼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传统节日的一部分,也是维系人际关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商业社会中,年礼也被用作企业间或企业与客户间维护关系的手段。
年礼往往让人联想到温馨、团聚和祝福。它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喜悦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在个人生活中,年礼可能是一次家庭聚会中交换的礼物,也可能是在工作中收到的感谢礼品。这些经历都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的温暖。
在诗歌中,年礼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转和情感的传递:
春风又绿江南岸,
年礼传递情意浓。
岁月悠悠人未老,
祝福声声入梦中。
年礼往往与红色的包装、喜庆的音乐和欢快的笑声联系在一起。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节日礼物交换俗也存在。例如,西方的圣诞节也有互赠礼物的传统,虽然具体的礼物和俗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节日的庆祝和人际关系的维护。
年礼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年礼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传递节日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