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9:02
1.《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后以"鲙虫"指食生腥之物所生的寄生虫。
1. 【鲙】 - ,细切肉。 同: 脍 - 鱼名,亦名鳓鱼。
2. 【虫】 - “虺”的本字。毒蛇名。 【引证】 《山海经·南山经》-猨翼之山多蝮虫。 【组词】 蝮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