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9:52
“意乱心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心思纷乱,行动匆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复杂或紧急情况时,内心无法平静,行为显得慌乱无序。
在文学作品中,“意乱心忙”常用来描绘人物在危机或情感冲突中的心理状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紧张和忙碌。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们在压力下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心慌意乱”更强调内心的恐慌,而“手忙脚乱”则更侧重于行为的混乱。
“意乱心忙”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描述传统。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增加。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行为的从容。因此,“意乱心忙”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不理想的状态,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压力下的无助和混乱,以及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平衡的困难。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工作截止日期临近,我感到意乱心忙,最终通过合理规划和时间管理,成功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城市的灯火,照亮了夜的意乱心忙,每一颗跳动的心,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港湾。”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拥挤的街道和匆忙的行人;听觉上,可能是嘈杂的交通声和人们匆忙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antic”或“hectic”,它们也传达了类似的紧张和混乱的感觉。
“意乱心忙”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现代人在面对压力时的常见状态。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也能帮助自己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有序。
可耐此时是意乱心忙,眼光不定,看了半日,再也看不明白。
1.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2.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3.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4.
【忙】
(形声。从心,亡声。本义:急迫,慌忙)。
同本义。
【引证】
《木兰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组词】
急忙、 忙丢丢、 忙不择价、 忙迫、 忙手忙脚、 忙促、 忙碌碌、 忙忙迭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