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4:58
“极恶”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极端的邪恶或极其恶劣的行为。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超出常规道德底线、令人发指的行为或品质。
在文学中,“极恶”常被用来塑造反面角色或描述极端的冲突场景,以增强故事的紧张感和冲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性格极其恶劣。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心理学,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严重的犯罪行为或心理障碍。
同义词中,“恶劣”更侧重于行为的不良,而“邪恶”则更多指内心的恶毒。反义词则代表了“极恶”的对立面,强调正面的品质和行为。
“极恶”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极”和“恶”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极”有极端、顶点的意思,“恶”则指不好的、邪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极端恶劣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中华文化中,“极恶”常常与道德教育和社会正义联系在一起。它被用来警示人们远离邪恶,追求善良和正义。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批判那些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的行为。
“极恶”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暴力、痛苦和绝望。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不公正和邪恶行为的愤怒和恐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极恶的行为,比如欺诈和暴力。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正义和善良,也让我更加坚定地反对任何形式的邪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极恶”:
在黑暗的深渊中,极恶悄然滋生,
它的触手伸向无辜的灵魂,
但正义的光芒终将照亮每一个角落,
驱散那无尽的阴霾。
“极恶”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血腥的画面,或是沉重的音乐,如低沉的大提琴声,营造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氛围。
在英语中,“极恶”可以对应词汇如“diabolical”或“infamous”,它们在描述极端邪恶行为时具有相似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对“极恶”的理解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行为的极端恶劣性。
通过对“极恶”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极端恶劣行为时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语言表达中的一个有力工具,也是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一个重要参照点。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极恶”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观点。
1.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