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5:54
“倾觞”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将酒杯中的酒倒出或饮尽。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宴饮时的豪放或尽情畅饮的情景。
在文学作品中,“倾觞”常用来描绘宴会、庆祝或离别时的饮酒场景,表达一种豪迈或悲伤的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社交场合或文学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古代文学研究或历史研究中,这个词可能会被用来分析古代宴饮文化。
“倾觞”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倾”意为倒出,“觞”是古代的一种酒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在描述饮酒的场景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
在**古代文化中,饮酒常常与诗词、友情、离别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因此,“倾觞”这个词也承载了这些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含义,成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倾觞”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豪迈和浪漫。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月光下饮酒作诗的情景,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的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使用“倾觞”这个词,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这个词常常让我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表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倾觞”:
月下独酌,倾觞对影,
诗意盎然,情深似海。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古代宴会的画面,人们举杯倾觞,欢声笑语。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伴随着饮酒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倾觞”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饮酒的词汇或短语是普遍存在的,如英语中的“drink to the bottom”或“empty the glass”。
“倾觞”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承载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和诗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觞】
(形声。从角,傷(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觞,爵实曰觞,虚曰觯。 、 《礼记·投壶》-请行觞。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组词】
觞勺、 觞令、 觞豆、 觞爵、 觞觥、 觞酌
向人敬酒。
【引证】
《吕氏春秋》-管仲觞桓公。 、 《礼记·表记》-觞酒豆肉。 、 《战国策·秦策》-王觞将军。 、 《庄子·徐无鬼》-楚王觞之。
【组词】
觞客、 觞奠、 觞祝、 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