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8:50
生物碱:生物碱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它们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包括环状结构和氮原子,这使得它们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镇痛、抗炎、兴奋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
生物碱(Alkaloid)一词源自希腊语“alkali”(碱)和“eidos”(类似),最初用于描述那些具有碱性质的植物成分。随着化学的发展,生物碱的定义逐渐精确,特指那些含有氮原子并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复杂有机化合物。
在不同的文化中,生物碱常常与草药疗法和传统医学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传统医学中,许多草药的有效成分就是生物碱,这些草药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生物碱可能让人联想到神秘的植物世界和古老的药物知识。它也可能引发对药物滥用和成瘾的担忧,因为某些生物碱具有强烈的成瘾性。
在日常生活中,生物碱的应用可能不那么直接,但了解生物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在必要时正确使用药物。
在诗歌中,生物碱可以被用作比喻,象征强烈的情感或精神状态:
她的眼中闪烁着生物碱的光芒,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照亮了黑暗中的每一个角落。
生物碱可能让人联想到实验室中的试管和复杂的化学结构图。在听觉上,它可能与科学讲座或实验操作的声音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语言中,生物碱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化学和药理特性是普遍认可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生物碱被称为“alcaloide”。
生物碱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它在药物开发和医学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了解生物碱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还能帮助我们更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生物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3.
【碱】
(“碱”为“鹼”的俗字。“鹼”已简化为硷。而礆、鹻、堿、鹹、礆为过去俗用过的杂字)。
盐鹵。
【引证】
《说文》-鹹,北方味也。从鹵,咸声。 、 《书·洪范》-润下作鹹。 、 《周礼·疡医》-以鹹养脉。 、 《素问·阳阴应象大论》-在味为鹹。 、 《本草纲目》-鹹音有二:音咸者,润下之味;音减者,盐土之名。后人作鹼、作鹻,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