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3:56
“猫鼠同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猫和老鼠一起吃奶。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原本敌对的双方竟然和睦相处,或者形容事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违背常理。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或揭示社会现象中的不合理之处。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一些出乎意料的和谐场景。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冲突与和解的复杂关系。
同义词“狼狈为奸”和“同流合污”都强调了原本不应合作的双方或多方因为某种利益而联合,但“猫鼠同乳”更强调这种联合的不可思议和违背常理。反义词则强调了完全的对立和不可调和的冲突。
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和谐与冲突的观察和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中。
在**传统文化中,猫和老鼠通常被视为天敌,因此“猫鼠同乳”这个成语在文化上具有强烈的反差效果,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违背常理的社会现象。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一种惊讶和不可思议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看似不可能和谐共存的事物,如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达成和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团队项目中见证了不同背景的成员如何克服分歧,最终“猫鼠同乳”,共同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那个奇异的世界里,猫鼠同乳,和谐如梦,打破了现实的枷锁。”
想象一幅画面: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在一个温暖的角落里共享奶瓶,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这样的场景会让人感到温馨而又不可思议。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ange bedfellows”,意指不寻常的伙伴关系,但这个表达没有“猫鼠同乳”那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猫鼠同乳”这个成语不仅揭示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也让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也加深了我对文化差异和共通性的理解。
天宝元年十月,魏郡猫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处。
1. 【猫】
2.
【鼠】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鼠,穴虫之总名也。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 、 《汉书·五行志》-鼠小虫,性盗窃。 、 《说苑·善说》-鼠者,人之所薰也。 、 汉·贾谊《陈政事疏》-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 《三元里人民抗英》-逆夷各狐凭鼠伏。
【组词】
鼠窜而狼忙、 鼠牙雀角、 鼠盗蜂起、 鼠腹蜗肠、 鼠市、 鼠布、 鼠裘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乳】
(会意。从孚)。甲骨文中象手抱婴儿哺乳形。“孚”是以爪抱子哺乳。本义:生子,生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 、 《书·尧典》传-乳化曰孽。 、 《尸子》-胎生曰乳。 、 《史记·扁仓传》-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 、 《吕氏春秋·音初》-主人方乳。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组词】
乳子、 乳舍、 乳妇、 乳卵(产(下)蛋、 乳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