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53
“交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相互之间产生怨恨或不满。它通常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或冲突。
在文学作品中,“交怨”可能用来描绘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戏剧或小说中,角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类似的表达如“结怨”、“积怨”等更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会更深入地探讨“交怨”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例如,“结怨”可能更强调怨恨的开始,而“交怨”则强调双方都有责任。
“交怨”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可能与“交”字的原意“相互”和“怨”字的原意“不满”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交怨”往往被视为负面现象。在社会交往中,避免“交怨”是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原则。
“交怨”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负面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冲突、不和和长期的矛盾。它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沟通和理解,避免不必要的怨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过因为误解和沟通不畅而导致的“交怨”,这让我意识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在维护关系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交怨”来描绘复杂的人际情感:
岁月如梭织交怨,
心结难解梦难圆。
一朝和解春风至,
笑看花开满人间。
“交怨”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气、沉重的音乐和紧张的面部表情,这些都是表达负面情绪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utual resentment”或“grudge”,它们在含义上与“交怨”相近,但在使用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交怨”这个词在描述人际关系中的负面情绪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冲突的本质,还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沟通和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怨恨和冲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关系。
1.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2.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