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2:34
玩具:玩具是指专为儿童设计,用于玩耍和娱乐的物品。它们可以是手工制作的或工业生产的,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娃娃、积木、电子游戏、球类等。
玩具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英语和中古英语中的“toyg”或“toye”,最初指的是小巧的装饰品或小玩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演变为专指儿童的娱乐物品。
在不同的文化中,玩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日本的传统玩具如折纸(Origami)和风筝(Tako)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在西方,玩具如泰迪熊和乐高积木也成为了文化符号。
玩具常常唤起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带来温馨和快乐的情感。它们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象征,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在我的童年中,玩具是我最好的伙伴。我记得那些与朋友们一起玩乐高积木和遥控汽车的时光,那些经历塑造了我对合作和创造力的理解。
诗歌: 玩具箱里藏着梦, 积木堆砌童年的城。 遥控车驰骋心田, 玩具,是时光的珍宝。
想象一个充满各种玩具的房间,色彩斑斓的积木堆,欢快的儿童笑声,以及玩具发出的各种声音,这些都是玩具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玩具的形式和意义各异。例如,**的传统玩具有风筝和陀螺,而美国的玩具如芭比娃娃和变形金刚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影响。
玩具不仅是儿童的娱乐物品,它们还承载着文化、情感和教育的重要功能。通过对玩具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其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玩具也是一个充满丰富内涵的词汇,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运用。
1.
【玩】
(形声。从玉,元声。本义:以手玩弄)。
玩耍;玩弄。
【引证】
《说文》-玩,弄也。 、 《国语·吴语》-将还玩吾国于股掌之上。 、 《左传·昭公二十年》-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 《白氏长庆集·读谢灵运诗》-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 《颜氏家训·杂艺》-玩古知今,特可宝爱。 、 《淮南子·精神》-玩天地于掌握之中。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摩玩不已。
【组词】
玩服、 玩爱、 玩饰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