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9:03
屈居:字面意思是指在某种竞争或比较中处于较低的位置,通常指在比赛、排名或地位上不如他人,但并非完全失败或无能。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谦逊和无奈的意味。
“屈居”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屈”字原意为弯曲、低头,引申为屈服、退让;“居”字则指位置、地位。两者结合,形成了表示在地位或排名上处于较低位置的词汇。
在**文化中,谦逊和含蓄被视为美德,因此“屈居”这个词在描述个人成就时,往往带有一种自我贬低的意味,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对个人成就的低调处理。
使用“屈居”这个词时,往往会引起一种淡淡的遗憾和无奈感,它让人联想到努力但未获最佳结果的情境,激发人们对失败者的同情和对成功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一次重要的考试或比赛中使用到这个词,如“我在高考中屈居全市第二十名,虽然遗憾,但也算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星辰屈居,夜空如墨,思绪如织。”
视觉上,“屈居”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低头站在领奖台的第二或第三阶梯上,听觉上,可能是颁奖典礼上宣布名次的庄严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come in second/third place”,但缺乏“屈居”所蕴含的谦逊和无奈的情感色彩。
“屈居”这个词在描述竞争中的次要位置时,不仅传达了位置的信息,还蕴含了情感和文化的深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表达能力。
1.
【屈】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屈,拗曲。 、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 《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 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可屈伸。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 、 清·张廷玉《明史》-不当屈。
【组词】
屈指询算、 屈律、 屈卮、 屈申、 诎屈、 屈伸、 屈屈、 屈蠖
2.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