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0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00:37
“果儿”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果实,即植物成熟的花朵所结出的部分,可以食用或用于其他用途。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也可能有其他的含义或引申义。
“果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含义一直围绕着植物的果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主要是因为果实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一直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果实常常象征着丰收和富饶,因此在节日或庆典中,人们常常用果实来装饰,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果儿”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温馨和满足的情感,因为它与自然、健康和家庭的温馨场景相关联。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每当秋天来临,家人就会一起去果园采摘果儿,那是一种简单而又快乐的时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果儿”:
秋风轻拂,果儿笑弯了枝, 金黄的喜悦,挂满了天际。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果园里,成熟的果儿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耳边仿佛能听到果农们欢快的笑声和果儿轻轻碰撞的声音。
在英语中,“fruit”是“果儿”的对应词汇,它在西方文化中同样象征着成果和丰收。
通过对“果儿”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1.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