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44:10
响音:在语言学中,响音通常指的是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如[b]、[d]、[g]等。这些音在发音时伴随着声带的振动,与非响音(如[p]、[t]、[k]等)相对,后者在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在文学中,“响音”可能被用来形容声音的响亮或回响,如“教堂的钟声在山谷中回荡,响音悠长。”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声音的清晰度和强度,如“他的演讲响音洪亮,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在专业领域,如语音学或声学,“响音”则有更精确的技术含义。
同义词:响亮、洪亮、清晰 反义词:低沉、模糊、无声
“响音”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即为声音的响亮。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就有“钟鼓之声,响音于野”的描述,显示了其在描述声音特性方面的应用。
在文化中,响音常常与庄重、正式的场合相关联,如在仪式或国家庆典中,响亮的钟声或鼓声象征着庄严和权威。
“响音”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正面、积极的情感联想,如力量、清晰和权威。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重要时刻或历史**的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听到一位选手的声音,他的响音非常吸引人,让人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响音”:
晨曦初露,鸟鸣响音,
唤醒沉睡的大地,
生命的旋律,响音悠扬,
在每个清晨,奏响希望的乐章。
想象一座古老的教堂,钟声响起,响音在石墙间回荡,这种场景不仅带来听觉上的震撼,也激发了视觉上的庄严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esonant sound”或“vibrant sound”,它们在描述声音特性时与“响音”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响音”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在语言学中有精确的定义,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也有丰富的表现。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声音的特性,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响】
(形声。从口,鄉声。本义:回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響,声也。 、 《剧秦美新》-炎光飞响。 、 《史晨奏铭》-黄玉响应。 、 《易·系辞》-其受命也如响。 、 《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汉·贾谊《过秦论上》-云集响应。 、 《聊斋志异·促织》-绝无踪响。
【组词】
响臻、 响彻;响效
2.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