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0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06:30
天荆地棘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空中布满了荆棘,地面上长满了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环境极其恶劣,困难重重,处处都是障碍和危险。
在文学作品中,天荆地棘 常用来形容人物所处的艰难环境,如战争、灾难或政治斗争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生活中的困难时期或挑战。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环境科学中,可能用来描述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
同义词:
反义词:
天荆地棘 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其形象的描述方式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恶劣环境的深刻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描述困难和挑战的场合。
在中国文化中,天荆地棘 常用来形容战争、灾难或政治动荡等社会大环境下的艰难生活。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这个成语给人以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艰难和困苦。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强和勇敢。
在个人生活中,天荆地棘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时期,如失业、疾病或家庭问题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天荆地棘的世界里,
我寻找着一线光明,
哪怕荆棘刺痛我的双手,
我依然前行,不曾放弃。
视觉上,天荆地棘 可能让人联想到荒凉的荒野,布满荆棘的地面。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荆棘时发出的沙沙声,或是人们在艰难环境中挣扎的呼喊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 thorny path" 或 "a rough road",用来形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天荆地棘 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困难和挑战的环境,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我们的银钱有限,他们的欲壑难填,必至~,一步难行。”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荆】
(形声。从艸,刑声。本义:一种灌木)。
灌木名。又名楚。
【引证】
《说文》-荆,楚木也。 、 《汉书·郊祀志》。注:“作幡柄也。”-以牡荆书幡。 、 《广州记》-白刑堪为履。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4.
【棘】
(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引证】
《说文》-棘,小枣丛生者。 、 《易·坎》-實于丛棘。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棘。 、 《淮南子·兵略》-伐棘枣以为矜。 、 陆龟蒙《吴宫怀古》-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组词】
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