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0:05
御:本义是驾驭马车,引申为控制、管理。 戎:古代指兵器、军队,也指战争。
御戎:字面意思是指驾驭军队或控制战争,引申为指挥军队、处理军事事务。
在古代文学中,“御戎”常用于描述君王或将领指挥军队、抵御外敌的情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历史、军事专业领域仍可见其身影。
同义词:
反义词:
“御戎”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君王或将领对军队的指挥和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历史和军事领域保留其原始含义。
在**古代,御戎是君王和将领的重要职责,体现了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的重要性。这个词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领导者的尊重和期待。
“御戎”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和将领的英勇形象。它也让人思考战争与和平、领导与责任等深刻主题。
在阅读古代历史书籍时,我经常遇到“御戎”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军事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御戎”:
古道风烟起,将军御戎行。
铁马金戈梦,一战定乾坤。
想象一幅古代战场画面,将军骑着战马,手持长矛,指挥军队冲锋陷阵。背景音乐可以是激昂的古筝或战鼓声,增强战争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mmand the army”或“lead the troops”,但这些表达不如“御戎”那样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御戎”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古代军事领导者的职责,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的重视。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降低,但它仍然是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词汇。通过学和分析“御戎”,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军事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复杂关系。
1.
【御】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引证】
《说文》-御,使马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 、 《汉书·荀彘传》-以御见,侍中。 、 《周礼·大司徒》-礼乐射御书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 、 《资治通鉴》-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
【组词】
御轮、 御策、 御正、 御夫
2.
【戎】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戎,兵也。 、 《礼记·月令》-以习五戎。 、 《礼记·王制》。注:“军器也。”-戎器不粥于市。 、 《易·同人》-伏戎于莽。 、 《诗·大雅·抑》-弓矢戎兵。
【组词】
戎仗、 戎器、 戎储、 戎钺、 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