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9:47
“外门”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外门”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外”和“门”两个字组成,历史上的使用和现代基本一致。
在**传统文化中,“外门”有时也与家族的界限和礼仪有关,如古代家族的外门是接待宾客的地方,体现了家族的门第和礼仪。
“外门”给我带来的情感联想是界限和保护,同时也可能联想到未知和冒险。
在我的生活中,“外门”常常与家的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每次回家推开外门的那一刻,总有一种归属感。
在诗歌中,“外门”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新阶段:
推开那扇外门, 新的世界在等待, 每一步都是探索, 每一刻都是开始。
视觉上,“外门”可能让人联想到坚固的木门或铁门,听觉上可能是门锁的咔嚓声或门轴的吱嘎声。
在英语中,“外门”可以对应为“front door”或“outer gate”,但其比喻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外门”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其字面和比喻意义都很丰富。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和语境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外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和社会意义的符号。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