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9:45
排闼(pái tà)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推开门或打开门。在古代文学中,它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动作,特别是指用力推开或打开门的行为。
排闼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紧张、急迫或充满力量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可能因为其文言文的特性。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讨论这个词汇在特定文本中的使用和意义。
同义词:推门、开门、破门 反义词:关门、闭门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日常使用中更为常见,而排闼则带有更强烈的文学色彩和历史感。
排闼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独特的韵味。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排闼常用来描绘英雄或重要人物的动作,象征着他们的决心和力量。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较少,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仍能感受到其文化价值。
排闼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和急迫的。它让我联想到历史剧中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和行动。
在我的生活中,排闼这个词汇并不常遇到,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它常常出现,让我感受到古代文人的语言魅力和历史背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排闼:
夜深人静时,
他排闼而出,
月光下,
身影如剑。
排闼的视觉联想是一个人用力推开一扇古老的木门,发出沉重的吱嘎声。听觉上,可以想象到门轴摩擦的声音,给人一种紧张和期待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wing the door open" 或 "burst through the door",但这些表达缺少排闼所带有的历史和文化韵味。
排闼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动作,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