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3:4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45:45
“活泼泼”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状态。字面意思是指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行为或事物的状态。
“活泼泼”一词源于汉语,由“活泼”和“泼”(表示程度)组成,强调了活泼的程度。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更多出现在现代文学和口语中。
在**文化中,“活泼泼”常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相联系,强调生命的活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活泼泼”给人带来积极、愉快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阳光、快乐和活力。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活泼泼”来形容那些充满活力、乐观向上的朋友或同事,这种描述能够准确传达他们的性格特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光洒满大地,万物活泼泼地苏醒,鸟儿在枝头欢唱,生命之歌响彻云霄。”
想象一幅画面:阳光下,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笑声清脆,这就是“活泼泼”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欢快的音乐,如儿童歌曲《小星星》。
在英语中,“活泼泼”可以对应为“vivid”或“lively”,但“vivid”更多指色彩或描述的生动,而“lively”则更接近“活泼泼”的活力感。
“活泼泼”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活力,也反映了内在的积极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传递更多的情感和信息。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泼】
(形声。从水,发声。本义:水漏出。见《玉篇》。用力向外倒或洒)。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组词】
泼丢泼养、 泼撒、 泼水难收、 泼污水、 泼油救火、 泼散
3.
【泼】
(形声。从水,发声。本义:水漏出。见《玉篇》。用力向外倒或洒)。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组词】
泼丢泼养、 泼撒、 泼水难收、 泼污水、 泼油救火、 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