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7:20
活火山是指目前处于活跃状态,有可能喷发的火山。这类火山的地壳活动频繁,可能伴随着岩浆上升、地震、喷气等现象。
“活火山”一词源于对火山活动状态的描述。在地质学早期,科学家们根据火山的历史活动记录,将其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火山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变得更加精确。
在许多文化中,火山被视为自然界的力量象征,活火山尤其代表了不可控和破坏性的力量。在一些地区,火山活动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活火山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畏和恐惧。它象征着自然界的巨大力量和人类在其中的渺小。
在旅行中,我曾亲眼目睹一座活火山的喷发,那震撼的景象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然界的壮丽和不可预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活火山”:
心中的活火山, 潜伏着无尽的热焰, 一旦喷发, 便是情感的狂澜。
想象一座活火山喷发的画面:熔岩流淌,烟雾弥漫,伴随着轰鸣声和地震的颤动,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都极为强烈。
在不同语言中,“活火山”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都是指活跃的、可能喷发的火山。例如,在西班牙语中,“volcán activo”就是活火山的对应词汇。
通过对“活火山”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的丰富含义和用法,能够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3.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