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2:0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2:01:55
“井臼亲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亲自打水、舂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亲自做家务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强调的是亲力亲为、勤劳节俭的品质。
在文学作品中,“井臼亲操”常用来描绘一个勤劳的家庭主妇或贤妻良母的形象,如在古代诗词或小说中描述女性角色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强调个人勤劳或节俭时,仍可能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家庭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家庭劳动分工或传统性别角色。
“井臼亲操”源自古代**农村生活,井臼指的是打水和舂米的工具,亲操则表示亲自操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强调传统美德时仍被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和节俭被视为美德。因此,“井臼亲操”在强调这些价值观时非常有用。在现代社会,尽管家庭结构和劳动分工发生了变化,这个成语仍被用来赞扬那些在家庭中承担责任、勤劳工作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以勤劳、朴实、节俭的正面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在传统社会中承担家务的女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邻居,她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坚持自己打理家务,井臼亲操,这种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井臼亲操,岁月静好,勤劳的手,绘出家的温馨。”
想象一个宁静的乡村早晨,一位妇女在井边打水,臼旁舂米,这样的场景给人以宁静、和谐的视觉联想,同时可能伴随着水声和米粒撞击的声音,带来一种朴实无华的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成语或表达可能强调的是家庭责任和勤劳的重要性,如英语中的“rolling up one's sleeves”(卷起袖子)表示准备亲自动手做事情。
“井臼亲操”这个成语虽然源自古代,但在现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勤劳和节俭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汉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美德。
(傅育)食禄数十年,秩奉尽赡给知友,妻子不免操井臼。
1.
【井】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同本义。
【引证】
《易·井》-改邑不改井。 、 《易·杂卦》传-井道。 、 《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宿息井树。 、 《周礼·官人》-为其井匽。 、 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组词】
井池、 井鱼、 井养、 井华、 井干
2.
【臼】
(象形。小篆字形,象舂米器具形,中间的四点表示有米。本义: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臼,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 贾思勰《齐民要术》-择满臼,舂之而不碎。
【组词】
臼杵、 臼塘、 臼中无釜
3. 【亲】
4.
【操】
(形声。从手,(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操,把持也。 、 《礼记·曲礼》-操右契。 、 《礼记·学记》-不学操缦。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盖以操之为巳蹙矣。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 、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
【组词】
可操左券;同室操戈、 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