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37
日出:指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现象,通常伴随着天空颜色的变化,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美丽景象。
“日出”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现象。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日出常被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
在许多文化中,日出被视为吉祥和希望的象征。例如,在**文化中,日出常与阳刚之气和生命力联系在一起。
日出给人以温暖、希望和活力的感觉。它常常激发人们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特意早起观看日出,那壮观的景象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然的美丽和时间的宝贵。
诗歌:
晨曦微露,日出东方,
金光洒满大地,唤醒沉睡的梦。
新的一天,新的希望,
在日出的光芒中,我们共同前行。
在英语中,“sunrise”同样指代太阳升起的现象,但在不同文化中,其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日出也常被视为新的开始和希望的象征。
“日出”不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词汇,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加深了我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