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7:10
词汇“室怒市色”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室怒市色”字面意思是家中发怒,市上却表现出和颜悦色。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私下里发怒,但在公共场合却装作若无其事,保持和颜悦色。
“室怒市色”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室如悬磬,市无赤色”,后来演变为现在的成语,用以形容人的内外不一。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室怒市色”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一种策略,即在公共场合保持和谐,私下再处理个人情绪。
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虚伪和表里不一,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和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表面上对我们友好,私下却对我们不满,这时可以用“室怒市色”来形容这种行为。
在创作中,可以将“室怒市色”融入到描述一个复杂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在小说中描绘一个政治家的双重性格。
想象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微笑,但回到家中却摔东西发泄,这种对比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iling assassin”(微笑的刺客),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友好,实际上却心怀恶意的人。
“室怒市色”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人的复杂性和社会交往中的策略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百年一偾老虎走,~还猖狂。
1.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
2.
【怒】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怒,恚也。 、 《国语·周语》-怨而不怒。 、 《诗·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唐·柳宗元《三戒》-驴不胜怒。 、 唐·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 、 晋·干宝《搜神记》-王怒。
3.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
4.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