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8:00
犬牙相临(quǎn yá xiāng lín)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狗的牙齿相互靠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地界或边界相互交错,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相互邻接。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地理特征或政治边界的复杂性。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比喻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或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国际关系中,它可能特指边界线的复杂形态。
同义词:参差不齐、错综复杂、交错相接 反义词:整齐划一、界限分明、井然有序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对狗牙齿形状的观察。在古代,人们常用动物的某些特征来比喻其他事物,这种比喻手法在汉语成语中很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中国文化中,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犬牙相临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人对地理和边界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事物复杂性的认识。
这个成语给人的感觉是复杂和难以处理,可能引起一种混乱或挑战的感觉。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或处理复杂关系时,这个成语可以提供一种形象的比喻。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需要细心处理的关系或情况,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工作中的团队协作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川犬牙相临处,岁月静好不言愁。”
想象一幅地图上交错的边界线,或是风吹过犬牙状岩石的声音,这些都可以与这个成语产生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igsaw puzzle”(拼图游戏),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犬牙相临这个成语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地理或边界的复杂性,也适用于比喻各种复杂的关系和情况。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甚厄塞地利。
1.
【犬】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引证】
《说文》-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 《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礼记·月令》-食麻与犬。 、 《洪范五行传》-时则有犬祸。 、 《聊斋志异·狼三则》-犬坐于前。
【组词】
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 犬马、 犬人、 犬服
2.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