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4:31
养德 的字面意思是指培养和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这个词汇强调通过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来增强个人的道德水平,使其行为更加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
在文学作品中,“养德”常常被用来描述主人公通过各种经历和挑战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鼓励他人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伦理学,“养德”可能被更系统地探讨,涉及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实践。
这些同义词在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相似,但“修身”更侧重于个人行为的规范,“立德”强调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修德”则侧重于道德的修炼和提升。反义词则强调道德的缺失或败坏。
“养德”一词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通过学和实践来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化和教育领域,但其核心意义始终围绕着道德的培养和提升。
在**文化中,“养德”是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关。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被用来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
“养德”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它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通过自我提升来影响和改善社会。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一个社区服务项目,旨在通过志愿服务来养德。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和展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养德”:
在书页的海洋里,我寻找养德的灯塔,
每一行字,都是心灵的磨砺,
让道德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宁静的图书馆或书房的画面,人们在其中阅读和学*,象征着通过知识来养德。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宁静的阅读声或深沉的思考声,营造出一种专注和内省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oral cultivation”或“ethical developm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都是强调道德的培养和提升。
通过对“养德”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道德修养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是指导我们行为和决策的实际准则。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道德词汇的运用,以提升我的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