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3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2:18
凌辱: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侮辱、欺凌或羞辱某人,通常涉及对个人尊严的严重侵犯。它描述了一种极端的不尊重行为,可能包括身体上的攻击、言语上的侮辱或心理上的折磨。
凌辱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凌”意味着超越或侵犯,“辱”意味着羞耻或侮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对个人尊严的严重侵犯。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凌辱的接受度和容忍度各不相同。在一些社会中,对凌辱的零容忍政策可能更为普遍,而在其他社会中,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常态或不可避免。
凌辱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愤怒、悲伤或恐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公正、暴力和受害者的无助感。
在个人生活中,凌辱可能与学校霸凌、职场歧视或家庭暴力等经历相关。这些经历可能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在诗歌中,凌辱可以被用来象征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抗争:
在黑暗的角落,凌辱的阴影蔓延, 但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凌辱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如被压迫的人群或受虐待的个体。在音乐中,它可能与悲伤或愤怒的旋律相关。
在不同语言中,凌辱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通常涉及对个人尊严的侵犯。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humiliation”或“bullying”。
凌辱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和暴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凌辱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并提高我们的语言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1.
【凌】
(形声。从仌(bīng,冰,夌líng)声。本义:冰)。
同本义。
【引证】
孟郊《寒江吟》-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
【组词】
凌冰、 凌灾、 凌床、 凌室
2.
【辱】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引证】
《说文》-辱,耻也。 、 《论语·学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 《史记·货殖列传序》-衣食足而知荣辱。
【组词】
奇耻大辱;荣辱;羞辱;忍辱负重;蒙受屈膝之辱;辱害、 辱残
使…受辱;侮辱。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 《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组词】
足以辱晋;辱邈、 辱抹、 辱没、 辱玷、 辱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