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5:54
“刮野扫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打扫得非常干净,连野外的尘土都被扫除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做事彻底,不留任何遗漏或瑕疵。
在文学作品中,“刮野扫地”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做事认真细致,不留死角。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打扫卫生非常彻底,或者比喻某人处理问题非常周到。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项目管理或工程实施的彻底性和完善性。
同义词:
反义词:
“刮野扫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形象的描述了打扫卫生的彻底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用于形容打扫卫生,还可以用来形容其他方面的彻底性和完善性。
在**传统文化中,清洁和整洁被视为美德,因此“刮野扫地”这个成语在社会文化中有着积极的含义。它强调了做事的认真和细致,这在任何社会背景下都是受人尊敬的品质。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认真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整洁、有序的环境,以及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这种联想有助于在表达中传达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美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工作中总是刮野扫地,每一个项目都做得非常细致,不留任何瑕疵。这种态度不仅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影响了团队的工作氛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刮野扫地,
尘埃不染,心境如洗。
每一角落,皆见细致,
生活之美,尽在细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每一处都闪闪发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整洁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ave no stone unturned”,意思是彻底调查或检查每一个可能的方面。这个表达也强调了彻底性和完善性,与“刮野扫地”有相似的含义。
“刮野扫地”这个成语不仅形象地描述了打扫卫生的彻底性,还广泛应用于形容做事的认真和细致。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传达了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美的追求,这是任何领域都值得推崇的品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
1.
【刮】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刀。本义:削,用刃平削物体,或把物体表面的某些东西去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刮,掊杷也。 、 《广雅》-刮,减也。 、 《礼记·明堂位》。注:“刮,刮摩也。”-刮楹达乡。 、 《考工记》-刮摩之工。 、 《史记·太史公自序》-采椽不刮,茅茨不剪。 、 《三国志·关羽传》-医曰:“矢镞有毒,毒入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组词】
刮毒、 刮子、 刮刷、 刮垢磨光;刮楹、 刮锅子;刮磨、 刮摩、 刮火柴;以瓦片刮疥
2.
【野】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野,郊外也。 、 《说文》。段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 、 《易·坤》-龙战于野。 、 《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 《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 、 《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体国经野。 、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野茫茫。 、 明·魏禧《大铁椎传》-光照旷野。
【组词】
野外、 野生;野渡
3. 【扫】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