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56:28
“嘴是两张皮”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描述嘴部的结构,即嘴由两片嘴唇组成。在比喻意义上,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说话方式或态度多变,即说话不一致,前后矛盾,或者说话的内容和实际行为不符。
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批评那些说话不靠谱、言行不一的人。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绘角色的性格特点,如虚伪或不可靠。在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人际沟通或心理学相关的话题时。
同义词: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口不应心 反义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出必行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与说话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有关,但“嘴是两张皮”更强调说话的多变性和不可靠性。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于对嘴部结构的描述。在语言演变中,它被赋予了比喻意义,用以形容人的说话特点。
在**文化中,言行一致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嘴是两张皮”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反映了社会对于诚信和一致性的重视。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不可靠、虚伪和欺骗。它可能影响人们对于说话者的信任度和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说话前后不一,这时就可以用“嘴是两张皮”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嘴是两张皮, 言辞如风,变幻莫测, 心中的真实, 藏在唇间的迷雾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说话时嘴唇的动作,而背景是模糊的,象征其言辞的不确定性。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快速变化的语调和声音,反映说话内容的不稳定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s words don't match his actions”或“He says one thing and does another”,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嘴是两张皮”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说话特点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言行,也提醒我们在沟通中要保持一致性和诚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对他人的理解。
~,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1.
【嘴】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
2.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
5.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