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8:14
“宰官”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官职中的一种,主要指掌管国家或地方行政事务的高级官员。在古代**,宰官通常是指宰相或类似的高级行政官员,负责辅佐君主处理国家大事。
在文学作品中,“宰官”常用来指代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员,有时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他们的腐败或无能。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政治讨论中,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这个词用于描述古代官制和行政体系。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宰官”更侧重于指代具体的行政职位,而“宰相”则特指最高行政官员。反义词则体现了社会地位的对比。
“宰官”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含义和用法也有所变化。在不同的朝代,宰官的职责和地位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始终与行政管理相关。
在**传统文化中,宰官的形象常常与权力、责任和道德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宰官代表了古代社会的行政体系和官僚文化,是研究古代政治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窗口。
对于我来说,“宰官”这个词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权力的象征。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宫廷政治和复杂的官场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清廉和公正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宰官”这个词,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古装剧时,这个词经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背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宰官”:
古道风尘里,宰官策马行。
权谋深似海,清廉照古今。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宰官身着官服,手持笏板,站在宫殿前,背景是古代**的宫廷建筑。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严和权力。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职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英国的“Prime Minister”(首相),但其职责和地位与古代**的宰官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宰官”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古代*的官制和行政体系。这个词不仅承载了历史的信息,也反映了社会对权力和道德的复杂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视野。
1.
【宰】
(会意。从宀(mián),从辛。“宀”表屋子。辛,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