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5:13
宰制(zǎi z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统治、控制”或“主宰、支配”。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团体对另一人或团体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或影响力,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宰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宰”原指宰相或管理家务的人,“制”指制定或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合并,形成了表示“控制”或“统治”的复合词。
在**传统文化中,“宰制”可能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有关,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不平等的现象。
这个词通常带有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权力滥用和压迫。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压迫和不自由。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家庭或工作环境中的权力关系,如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或上司对下属的不合理要求。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宰制”来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压迫的反抗,如:
在铁链的宰制下,
我的心依旧向往着自由的天空。
视觉上,“宰制”可能让人联想到锁链、监狱或权杖等象征权力的物品。听觉上,可能与沉重的脚步声或命令声相关联。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ominate”或“control”,它们在意义上与“宰制”相似,但在使用和文化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宰制”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用于描述权力关系中的控制和支配。它在文学和学术讨论中非常有用,但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不太常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现象。
1.
【宰】
(会意。从宀(mián),从辛。“宀”表屋子。辛,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