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23:5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23:53:02
“抠抠搜搜”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金钱或物质方面非常吝啬、小气,不愿意大方地花钱或分享。这个词汇带有贬义,暗示一个人在财务管理上过于谨慎,甚至到了让人感觉不舒服的程度。
在不同的语境中,“抠抠搜搜”可以有不同的强度和含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朋友或熟人的小气行为,带有一定的幽默或调侃成分。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塑造角色的性格特点,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心理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消费行为或心理状态。
“抠抠搜搜”这个词汇的具体词源不太明确,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金钱和物质态度的描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和含义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对金钱的过度谨慎——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节俭被视为一种美德,但“抠抠搜搜”则超越了节俭的范畴,成为一种负面评价。在社会交往中,过于抠门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因此在社交场合中,人们通常会避免表现出这种行为。
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在金钱上斤斤计较、不愿意分享的人。它可能会引起一种轻微的厌恶感,因为它暗示了一种自私和不慷慨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抠抠搜搜”的人,他们的行为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例如,在聚餐时,如果有人坚持AA制,甚至对小费都计较,我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心如同紧闭的 wallet,抠抠搜搜,不愿让爱的光芒透出。”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紧握钱包的画面,或者在计算每一分钱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硬币碰撞的声音,或者是人们在讨论金钱时的细碎话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ight-fisted”或“penny-pinching”,它们也有类似的贬义含义,但在表达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抠抠搜搜”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金钱态度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一个人在财务上的谨慎,还暗示了他们在社交和人际关系中的可能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1.
【抠】
(形声。从手,区声。本义:抓,提)。
同本义。
【引证】
《聊斋志异·大力将军》-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
【组词】
抠衣、 抠迎、 抠裳、 抠请
2.
【抠】
(形声。从手,区声。本义:抓,提)。
同本义。
【引证】
《聊斋志异·大力将军》-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
【组词】
抠衣、 抠迎、 抠裳、 抠请
3.
【搜】
搜索;搜查。
【引证】
《方言二》-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 、 《庄子·秋水》-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组词】
搜弊、 搜猜、 搜筒、 搜看、 搜阅、 搜山煮海、 搜伏、 搜刷
寻求。
【引证】
《梁书·孔休源传》-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汉魏至于齐梁,并加搜采。
【组词】
搜剔、 搜遗、 搜须捉虱、 搜刷、 搜才、 搜句、 搜抉、 搜吟、 搜拔、 搜奇;搜采
4.
【搜】
搜索;搜查。
【引证】
《方言二》-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 、 《庄子·秋水》-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组词】
搜弊、 搜猜、 搜筒、 搜看、 搜阅、 搜山煮海、 搜伏、 搜刷
寻求。
【引证】
《梁书·孔休源传》-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汉魏至于齐梁,并加搜采。
【组词】
搜剔、 搜遗、 搜须捉虱、 搜刷、 搜才、 搜句、 搜抉、 搜吟、 搜拔、 搜奇;搜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