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8: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17:30
澄思寂虑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澄(澄清、清澈)、思(思考)、寂(寂静、无声)、虑(考虑、思虑)。字面意思是澄清思绪,在寂静中深思熟虑。这个成语强调在安静无扰的环境中,进行深入和清晰的思考。
在文学作品中,澄思寂虑 常用来描述人物在面对重大决策或内心挣扎时,寻求内心平静和清晰思考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哲学讨论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思考状态。
澄思寂虑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文人的修身养性理念。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作品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强调深度思考和内心平静的语境中仍然有效。
在文化中,澄思寂虑** 与追求内心平和、深度思考的传统价值观相契合。它反映了在快节奏和多干扰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寻找内心宁静和清晰思考的渴望。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宁静和专注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独自坐在安静的房间里,灯光柔和,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全神贯注地思考着某个问题。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我面临重要的决策或需要解决复杂问题时,我会尝试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能够澄思寂虑,以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深人静,星光点点,
我澄思寂虑,心随风远。
字字珠玑,思绪如泉,
在这宁静中,我找到了答案。
视觉上,澄思寂虑 让我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窗边,外面是宁静的夜空,室内灯光柔和,手中的书页轻轻翻动。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古典音乐,或者是夜晚的自然声音,如风声、虫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ontemplate in silence" 或 "reflect deeply",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在安静中深入思考的概念。
澄思寂虑 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学意味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思考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内心平和和深度思考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我的思考质量和表达深度。
乾晖常于郊居畜其禽鸟,每澄思寂虑,玩心其间,偶得意即命笔。
1. 【澄】
2.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3.
【寂】
(形声。从宀(mián),叔声。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寂,无人声。 、 《四子讲德论》-寂寥宇宙。 、 《老子》-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 《易·系辞上》-寂然不动。 、 柳宗元《永州八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满坐寂然。 、 明·魏学洢《核舟记》-人视端容寂。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俄而寂然。
【组词】
寂寂悄悄、 寂密、 寂天寞地
4.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