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4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49:28
词汇“愿欲”在中文中的使用并不广泛,它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愿欲”可以理解为“愿望”或“欲望”的意思。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愿欲”可以解释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或渴望,通常指的是对某种事物或状态的强烈向往。
由于“愿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较少。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渴望或追求。
“愿欲”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更为常见,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它的词源可能与“愿望”和“欲望”有关,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词更为常用,“愿欲”逐渐被边缘化。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愿欲”可能被用来强调个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尤其是在强调个人意志和精神追求的语境中。
“愿欲”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内在动力,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我实现的思考和追求。
由于“愿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愿欲”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追求:
在夜的静谧中,
愿欲如星光闪烁,
引领我穿越黑暗,
追寻那遥远的梦想。
由于“愿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直接关联到特定的视觉或听觉形象。但在想象中,它可能与星空、夜晚、宁静等形象相关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愿欲”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desire”(英语)、“désir”(法语)等可以表达类似的情感和追求。
“愿欲”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能够表达一种深层的愿望和追求,具有一定的文学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愿】
(形声。从页(xié),原声。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 谨慎;老实,质朴。
【引证】
《说文》-愿,谨也。 、 《周书·谥法》-思厚不爽曰愿。 、 《韩非子·诡使》-无利于上谓之愿。 、 《书·皋谟》。郑注:“谓容貌恭正。”-愿而恭。 、 《考工记·弓人》-则莫能以愿中。 、 《周礼·大司寇》-上愿纠暴。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组词】
愿恭、 愿款、 愿法、 愿敏、 愿婉、 愿懿、 愿民
大头。
【引证】
《说文》-願,大头也。从頁,原声。宋公孙願绎字硕父。
2.
【欲】
(形声。从欠,谷(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亦作慾。-欲,贪欲也。 、 《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 、 《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六欲。 、 《论语》。注:“乐色曰欲。”-以欲竭其精。 、 苏洵《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
【组词】
欲令智昏、 欲障、 欲海、 欲界、 欲心、 欲事、 欲尘
想要;希望。
【引证】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 《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组词】
欲踵、 欲待、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速则不达、 欲益反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