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4:22
寝室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于睡觉的房间,通常指的是学校、宿舍、医院或其他集体居住场所中的个人或多人共用的卧室。
寝室 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寝”指的是睡觉的地方,“室”则是房间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与集体居住环境相关联。
在*文化中,寝室常常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是青春记忆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学和社交的场所。
寝室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私密和安全感,也可能因为室友间的摩擦而带来压力和不适。
在大学期间,寝室是我每天学*和放松的地方,室友们的陪伴让这段时光变得难忘。
在诗歌中,寝室可以被描绘为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小天地:
寝室,四壁之间,
梦想的摇篮,希望的港湾。
夜深人静,星光点点,
心中的诗篇,悄然绽放。
想象一个温馨的寝室,墙上挂着朋友们的照片,床头灯散发着柔和的光线,耳边是室友们轻声的交谈声,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家的感觉。
在英语中,“寝室”通常对应“dormitory”或“bedroom”,但在集体居住环境中,“dorm”更为常见。不同文化中,寝室的功能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个人或集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寝室 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一个物理空间,也承载着个人的情感和生活经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体验,增强表达的细腻度和深度。
1.
【寝】
(形声。从宀,侵声。本义:睡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寢,卧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论语·公冶长》-宰于昼寝。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战国策·齐策》-暮寝而思之。 、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尚寝。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寝必重褥。 、 清·魏禧《大铁椎传》-既同寝。
【组词】
寝不成寐、 寝不安席、 寝卧、 寝床、 寝息、 寝衾、 寝宿、 寝饭、 寝兴、 寝膳、 寝燕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