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2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25:38
词汇“克石”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克”通常有克服、克制之意,而“石”则指石头。将两者结合,“克石”可能被理解为克服或处理石头的过程或结果。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需要结合特定语境来理解。
由于“克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在特定行业或地区逐渐形成的术语。
在某些文化中,石头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稳定、坚固和永恒。因此,“克石”可能在这些文化中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
由于“克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情境。
在诗歌中,可以将“克石”用作比喻,表达克服困难的主题:
在时间的河流中,我们克石前行,
每一块石头,都是成长的见证。
在不同语言中,处理石头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quarry”或“stone cutting”。
“克石”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特定行业或领域的术语有助于更准确地沟通和表达。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