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3:59
“克的”是一个量词,通常用于表示质量的单位,即“克”。在汉语中,“克的”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使用,表示以克为单位的质量。
“克”源自法语“gramme”,通过英语“gram”进入汉语。它是一个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用于表示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克”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精确。
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和工业的发展,精确计量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克的”在日常生活中和专业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克的”通常与精确、科学和实用相关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实验室、精确的科学实验或烹饪中的精确配料。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购物或烹饪时使用“克的”来确保购买的商品或制作的食品符合预期的重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克的精确,爱情也需衡量,每一分情感,都重如金的克。”
视觉上,“克的”可能让人联想到天平、秤或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听觉上,可能与电子秤的“滴”声或实验室的安静氛围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gram”,法语中的“gramme”,德语中的“Gramm”,都表示相同的质量单位,显示了国际间的标准化和统一。
“克的”作为一个精确的质量单位,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它不仅在科学和专业领域中不可或缺,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进行精确的计量。了解和掌握“克的”的使用,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的】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鲜明的样子。
【引证】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